事故伤痛
2014年,昆明半程马拉松赛发生了一件让人深感痛心的事。在21公里的赛道上,10名选手晕倒并被紧急送往医院,更令人惋惜的是,其中一人不幸离世。这一事件无疑给赛事笼罩了一层阴影,也让人们对赛事的组织和安排产生了不少疑问。毕竟,对于一场马拉松来说,确保选手的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。
饮水难题
赛事途中设有8个补水点,分布在不同距离,比如4公里和5公里处,但每个补水点的储水都明显不够。比赛刚开始不久,补水点的水就快用完了,运动员在跑动中没法及时补充水分。对于跑马拉松的人来说,保持水分是极其关键的,缺水可能让身体机能受损,甚至引发风险。这种补水保障上的问题,明显是赛事组织中的一个明显缺陷。
报名波折
优秀的比赛常常提前做好筹备,比如10月20日的北京马拉松在7月份就开始了报名抽签,云南水富的半程马拉松也是在8月份开始了报名。但昆马在8月30日,正式开始报名的时间却是8月3日。网上报名时甚至遇到了无法支付的问题,而通过邮件报名的选手,直到8月20日,通过多次电话询问,才得知自己是否成功报名。这一过程让众多选手感到十分不满,很多人认为赛事主办方在报名阶段显得不够细致。
领装乱象
领取装备和号码布时,问题频发。27号那天下午便开始了发放,作者按照约定于28日早上9点前到达,但直到9点05分,工作人员才缓缓打开铁门,开始准备。警察早在8点30分便已抵达现场,然而准备工作却拖到了9点仍未完成。直到9点20分,选手们才被允许进入体育场,可一进入,发现领取装备的桌子前却空无一人,工作人员还在大声呼喊让大家离开。九点三十五分,学生们才陆续到来。他们发现,先前填写的S码衣服已经没有M码的存货了。更糟糕的是,29号之后,所有衣服都只剩下XL码以上。当朋友提出疑问,竟然遭到了“爱跑就跑,谁邀请你的”这样的无礼回应。
赛事尴尬
8月30日的比赛按计划举行,得奖者全都是非洲的专业运动员。主办方似乎特意邀请他们来赚取奖金。沿途几乎无人观战,运动员们仿佛在自娱自乐。虽然许多人并不看重成绩,但如此缺乏气氛的比赛,体验感实在不佳。对于这场半程赛事来说,奖金并不算少,然而这笔奖金更像是给非洲选手的援助,而非赛事所倡导的精神的体现。
暖心跑者
当然,在这场赛事中,也有让人感到温馨的人和事。来自电台香格里拉之声的淇雷和乐其夫妇,他们是媒体中最早的跑马爱好者,还是3小时兔子选手。姚警官则是2小时30分的兔子,他是一位脚不沾地的超级跑者。而交通台91.8的王辉老师,他激励着作者不断挑战自我,自己仅用1小时40分就完成了比赛,速度极快。跑团的作者在终点拍了照片,肖教练过来为作者加油鼓劲。她可是昆明最早的一批瑜伽教练之一,模样颇似李湘,却更胜一筹。作者在接近终点时拿了一瓶水补充能量,因为过了终点就没有水喝了。昆明半程马拉松赛这般状况,确实让人感到无奈。大家觉得如何才能改善昆马的糟糕状况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,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anmatong.com/html/tiyuwenda/9770.html